gamma是什麽意思(為什麽選擇GAMMA2.2)那麽本次和大家講述一下為什麽我們的顯示屏會選擇Gamma2.2,這裏的2.2是個什麽玩意。
回顧一下,我們已經講述了gamma的定義,也就是我們所說的,顯示屏上的將明暗變化的關係量分成256個灰階(不知道什麽是灰階的話,建議看一下上次講述的gamma到底是個什麽鬼),256個灰階,每一個灰階都代表著一個亮度值,每個亮度值都是人為規定的,所以如果你願意,你可以規定成任意值,但行業是有標準的,所以,我們都會有一個標準。當衝破了標準的限製,你就可以隨意規定,那這個隨意規定的關係,就是我們所說的gamma。
說白了,也就是我們把不同的亮度分配到256種灰階中我想怎麽分都可以(不考慮人眼特性的話),那麽這種分配方式,我們就叫做gamma。
哦哦,好像明白了!
相信你也能夠明白,在了解了gamma之後,我們就來談談行業的標準吧。
其實這個標準是沿用CRT顯示器的,在之前的陰極射線管,也就是我們小時候看到的那種電視機,有一個後腦勺,並且那個後腦勺還超級大,英文簡稱CRT。在CRT的時代,我們並不需要去手動矯正gamma值,因為CRT顯示器輸出的圖像就是gamma2.2,這個是他的工作原理決定的,但是到了LCD行業,便不是這種關係,所以就需要矯正,到了OLED行業仍是如此,這一步也成了重中之重。
那這個標準為什麽會沿用CRT呢?
說實話,曆史就是這麽的巧合!這裏還得從我們的眼睛感覺說起。
沿用上一節的場景:
那給你三個物體,分別500nit,501nit,502nit,放到一塊對比,你去看他的亮暗程度,仍然沒有看出來有什麽變化,是啊,這麽小的亮度的變化根本看不出來啊,於是咱們下了個結論,亮度變化太小,低於3nit,根本看不出來。
在弄一個亮的發光體,它的亮度1nit,逐漸變亮,變成2nit的時候,你就叫停了,因為什麽,你發現了它的亮度變化。
啊?才1nit的變化,就發現了?你不信,你可以去做個實驗。真理是經得起實驗檢驗的,下麵我們繼續說。你仍可以拿出兩個發光體,分別1nit和2nit,對比一下,估計你看的會更明顯。
這個結論是不是把剛才的結論推翻了,3nit都看不到變化,這個1nit就看到了。哎呀,好像是推翻了哎!
是啊,我們的眼睛看到亮度感覺,並不是和亮度成線性關係。
1nit變化到2nit,變化了一倍,500nit變成501nit卻隻是千分之二。變化量這麽小,難怪感覺不出來。
那麽我們的眼睛的感觀和亮度是一個什麽關係呢?
這個就是我們的標準了,也就是gamma2.2,還是沒有了解。
看下邊的一幅圖紅色的線把總亮度平均分成256份,每一份代表著一個灰階,藍色的曲線則不是這樣的分配方式,他是按照在低灰階下亮度分的比較密,高亮度下,分得比較疏,也就是這個曲線滿足一個關係2.2。
計算方式也就是(灰階值/256)^2.2=亮度,這個公式大家可以推導一下,知道亮度,知道灰階,計算指數,那可是小菜一碟。
2.2就是這個指數,那現在你也應該知道gamma1.0是啥意思了吧,紅色的直線,斜率是1,指數也是1。
知道了gamma2.2。
那麽剛才所說的巧合,也就是我們的CRT顯示器的標準,他正好是gamma2.2。
說來也巧,我們的眼睛正好對這個2.2的曲線識別正好, 下麵看兩張那個圖!
從上圖也能看出來左右不一樣,這個是gamma值上下波動,第一張左半邊gamma2.4,第二張左半邊gamma值2.0,右半邊都是2.2。
從感覺上看,gamma2.4在亮度地方不太好分辨,gamma值2.0在暗的地方不好分辨。
這就說明我們的眼睛感覺是特別的,從大量的人眼視覺特性中總結出來一個經驗值,那就是gamma2.2。
現在估計大家也都了解為什麽我們的LCD與OLED的屏幕的gamma要設置成2.2了吧。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